黄金价格再创新高,中国需求成关键支撑,未来数年有望持续走强
近日,法国兴业银行跨资产研究部发布的研究报告《大宗商品指南针分析》聚焦了黄金价格的上涨趋势。报告指出,国际金价已经突破了此前数月在3300-3400美元/盎司的震荡区间,直逼3723美元/盎司。此次金价的上行并非由单一因素驱动,而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宽松、全球央行持续购金、投资端持仓韧性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其中,来自中国的长期购金需求尤为值得关注,其储备结构优化计划可能为金价提供数年的支撑。
一、金价上行的三大核心驱动力
1、美联储降息打开流动性宽松空间
法兴报告将美联储上周的降息决策视为金价突破的重要催化剂。随着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,全球市场的流动性环境进一步宽松,之前压制金价的利率压力显著减轻,这推动资金流向黄金等避险资产,直接助力金价突破长期的阻力区间。
2、全球央行购金回归常态,支撑市场情绪
在经历了英国黄金购买的季节性低迷后,全球央行的购金需求再次回升,达到63吨,这一规模与2022年以来的月均购金量基本持平,重新强化了市场对黄金的看涨预期。从区域数据来看,英国作为重要的黄金贸易枢纽,其黄金总出口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,而流向中国的黄金规模尤为显著。
3、投资端持仓展现强韧性,ETF与对冲基金同步发力
对冲基金持仓稳健:
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的数据,尽管上周对冲基金的黄金多头持仓名义价值攀升至730亿美元(创历史新高,较去年同期增加100亿美元),但多头持仓数量与空头持仓数量基本持平,表明市场看涨情绪浓厚,但未出现过度投机,持仓结构相对健康。
ETF持仓逆势增长:
尽管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指数自2025年3月的峰值650点回落至当前的274点(不确定性显著降低),黄金ETF的持仓量仍累计增加204吨;仅在过去四周,在不确定性指数下降192点的背景下,ETF持仓仍新增52吨,凸显投资端对黄金的配置需求具备“非短期避险驱动”的韧性。
二、来自中国的长期支撑:储备优化与购金潜力
1、中国黄金储备现状:占比偏低,提升空间显著
法兴报告引用国家外汇管理局(SAFE)与国际金融统计(IFS)的数据指出,截至2025年7月,中国外汇储备总资产规模达3.5万亿美元,而黄金持有量为2300.4吨,按当前金价计算仅占外汇储备的8.6%,在全球官方黄金储备排名中位列第八。与全球央行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21.7%的平均水平相比,中国的储备结构存在明显的优化空间——若目标将黄金储备占比提升至20%,按当前金价测算,需将黄金持有量增至5337吨,较现有储备新增约3036吨。
2、中国购金节奏:长期渐进,对市场冲击可控
从历史购金节奏来看,2022年7月至2025年7月期间,中国央行在有购金记录的月份中,月均购金量达33吨(按HMRC估算数据)。若维持这一速度,完成3036吨的购金缺口需近8年时间。报告认为,这种“渐进式购金”模式具有合理性:一方面,黄金市场规模相对有限,大规模集中购金可能引发价格剧烈波动;另一方面,即便高金价可能导致短期购金节奏调整(如逢低买入),但中国优化外汇储备结构、对冲地缘风险的战略需求不会消失,长期购金趋势明确。
3、全球影响:中国购金成金价“稳定器”
法兴报告强调,自2022年全球央行黄金净流入转为正值以来,所有央行的月均黄金流入量为38吨,而中国每月33吨的购金规模已接近这一全球均值,成为全球央行购金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即便需耗时近8年完成储备目标,中国持续的购金行为仍将为金价提供“长期托底力量”,尤其在全球地缘不确定性依然存在、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,这一支撑作用将愈发显著。
综上所述,金价的上涨受到多重因素的推动,其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、全球央行的购金行为以及投资端的韧性共同构成了金价上行的基础。而中国的长期购金需求则为金价提供了稳定的支撑,预计在未来数年内,中国的购金计划将持续影响全球黄金市场,成为金价的重要支柱。
-
黄金价格再创新高,中国需求成关键支撑,未来数年有望持续走强 2025-09-24
-
美联储降息+地缘政治风险!三重利好加持贵金属牛市 2025-09-22
-
现货黄金冲高回落,是回调企稳还是牛市反转? 2025-09-18
-
贵金属投资风险分析,如何有效降低风险? 2025-09-17
-
贵金属投资正当时,黄金冲击4000美元,白银或迎补涨行情 2025-09-17
-
贵金属投资产品分类有哪些 2025-09-16
-
美联储宽松周期来临,贵金属市场迎来重大机遇 2025-09-16
-
贵金属“涨”声一片,金银铂看涨势头确立 2025-09-11
-
贵金属投资靠谱吗?全面解析投资风险与收益 2025-09-10
-
黄金价格再创新高,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吗? 2025-09-10